为增强信访工作突发事件处置综合能力,提高信访工作响应速度和协调水平,确保各类非信访案件快速有效处理事件发生后,根据街道信访工作有关规定,结合社区实际情况,特制定本应急预案。
1。应急预案适用范围
适用于突发性群体上访、非信访因素引发的突发性关键问题。
2。处理突发事件应遵循的原则
1。坚持散而不聚、解而不结、快而不慢、慢而不烦的原则,讲究策略、讲究方法,正确处理现场信访事件。
2。坚持事前预防和事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。
3。坚持按规定管理、分级管理的原则。严格按照《信访条例》和社区的相关规定,管理和处置重大突发事件的预警和控制,最大限度地控制事态的发展。
4。坚持快速反应、科学应对的原则。建立社区突发事件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。一旦发生突发事件,确保发现、报告、指挥、处置等环节紧密衔接,及时应对。
5。坚持内紧外松、内外有别的原则。对内要及时进行正面教育引导,努力化解矛盾;对外,要严格控制宣传报道范围,统一宣传口径,避免事态进一步扩大。
3。工作组织及职责
(1) 组织指挥架构
社区信访工作领导小组是处理信访工作突发事件的指挥机构。
队长:X;副组长:X;成员:XX。社区信访办公室是突发事件信访工作的牵头部门。
信访办公室的主要职责如下:
1。根据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性质、规模、情况、地区等采取相应措施;
2。负责应急现场沟通、对外联络、突发事件的统一协调;
3。组织保障重点部位安全和正常生产生活秩序;
4。当发生紧急情况时,指挥平台为领导提供信息、通信、预案、会商等,保证正常运行;
5。单位领导因工作不力造成事故的,按照干部管理有关规定追究责任;
6。负责向街道报告事件并组织收集相关信息;
7。负责对外发布信息,办理应对突发事件的对外宣传协调联络工作。
4。群体突发事件和重点突发事件处理流程
1。社区信访工作办公室接到报告后,立即将情况报告社区信访工作领导小组组长,并启动应急预案。
2。紧急状态启动后,信访办公室立即赶赴现场。到达现场后,从三个方面开展工作:
(1)情况控制:制定现场应急预案,报告并组织实施,及时向领导小组报告现场工作进展情况。
(二)教育引导:了解信访人提出的主要问题,开展对话,做好解释和引导。
(三)协调联络:通知信访单位负责人到现场进行劝说,动员家属参与思想教育工作。
3。在紧急情况消除前,信访办公室及相关人员不得离开现场。
4。信访工作机构必须对突发事件进行记录。同时,要对应急行动过程中的活动进行全面评估,整理记录(包括谈话记录、视频、照片等相关材料),及时撰写工作总结。 ,报社区信访办并存档。
5。工作要求
1。加强社区干部教育,提高做好信访工作重要性的认识。要建立分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。各单位主要负责人要成为班组信访第一责任人,管好本单位人员。对于涉及信访的工作,主办单位必须立即响应,不折不扣地落实社区信访工作领导小组的指示和工作安排。
2。开展检查走访,定期分析员工思想动态。有必要找出阻碍这个社区上访的因素,并制定措施堵住漏洞。特别是要做好特殊群体跟踪排查工作,及时掌握情况,高度警惕,早发现问题、早渗透、早报告、早解决问题,把问题堵在芽。
3。始终坚持正确舆论导向。要对社区队伍中一些不利于信访的言行进行及时正确引导,引导社区干部集中精力谋社区发展、做好本职工作。
4。建立信访工作协调联动机制。社区信访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一组织、协调、领导社区信访工作。各有关部门要与地方各单位密切配合,形成信访工作合力。
5。为职工做好务实细致的思想工作。关心员工生活,关注员工利益,特别是关心弱势群体的生活,尽己所能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。针对居民关心的工资福利、养老保险、住房等热点问题,业务部门要及时开展宣传引导工作,化解矛盾,扎实有效做好社区信访工作。
6。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施行。
以下是街道社区信访工作应急预案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