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摘要:在认清自身优势的前提下,扬长避短,明确自己的目标。不要太有野心,不要贬低自己,追求现实。 在当前金融危机的侵蚀下,大学生本已严峻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。据有关调查显示,截至2009年2月,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的本科毕业生仅占2009届本科毕业生的18%。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仍在加大,各企事业单位没有加大裁员力度是好事,新增岗位需求极为有限。今年,高校毕业生总数创历史最高水平。再加上前几年的积累,就业问题变得更加困难。 令人窒息的就业压力和各不相同的毕业生就业结果,激励的不仅是毕业生,还有我们这些即将毕业的在校学生。 那么作为在校大学生我们应该做什么呢? 在校大学生应该认识到,理论指导实践,实践检验理论。理论知识是前人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。它经过了无数的实践检验,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行性,对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。因此,作为在校大学生,我们应该抓住学习机会,认真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,掌握足够的理论知识,具备良好的理论基础等素质,为以后的毕业打好基础。 同时注重从理论到实践的应用过程。在完成自己专业知识学习的前提下,利用空闲时间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,进行各种实践或实习活动,积极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为今后的就业积累。更多经验。 对于毕业生来说,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,应该用实际的角度来选择职业,树立正确的择业观。首先,我们要客观地认识自己。在认识自己优势的前提下,才能扬长避短,设定目标。不要太有野心,不要贬低自己,追求现实。 《南方周末》在大学生就业专栏中,刊登了两个不同的大学生毕业后走向的例子。女大学生刘薇留下了十万多字的死亡日记,记录了家庭的负担、生活的尴尬、青春期的烦恼,最后就业的压力成为压垮她和她的最后一根稻草。自杀;另一位高职毕业生杨福刚,凭借自己的商业头脑和抓住网购热潮机遇的能力,成为了众多毕业生的榜样。 时代在变,就业形势在变,就业需求也在变。这就要求我们大学生积极培养自己的与时俱进精神和创新精神。同时,充分发挥自身主观条件,灵活应对和利用客观条件。很多时候,有很多客观条件是我们无法改变的,比如我们的出身、我们的外表等等,但我们应该对自己有信心,在尊重客观条件的基础上有目的、有计划、有创造力。利用自己自觉的主动性,在有限的条件下创造最大的财富。 那位高职毕业生的经历值得借鉴,那位女大学生的选择是痛苦的、引人深思的。在现有条件下创造多元化就业形式;同时,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,每一位即将踏上征程的毕业生必须充满信心、坚忍不拔、自力更生。 大学生的就业选择在哪里?靠自己,自立自强,自强不息。 大学生就业补贴|关于大学生就业选择的思想报告 http://www.xmwind.com/dangtuanfanwen/278321.html